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24|回复: 0

七年级语文上册《雨的四季》教学设计(精选16篇)

[复制链接]

3151

主题

1

回帖

9943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9943
发表于 2024-10-10 17:27:4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  
七年级语文上册《雨的四季》教学设计(精选16篇)
  七年级语文上册《雨的四季》教学设计 1
  目标确定的依据:
  1、课程标准相关要求:
  (1)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,注意情感体验,有较丰富的积累,形成良好的语感。
  (2)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。
  (3)能初步理解、鉴赏文学作品,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,发展个性,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。
  2、学情分析:
  七年级学生的学习开始由基础性学习转向语言、情感思维性训练,有浅层阅读转向深层次理解。处于这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完全独立的阅读分析能力,缺乏细致阅读的能力,对生命与生活虽有一定的认识,但感悟上有限,同时散文作为一种文学性体裁,美感有余趣味性可能稍欠,学生要真正深入领悟散文的魅力还任重道远,这篇课文是自读课文,老是重在引导其学习的过程在文章的要害之处加以点拨,从而实现有教读到真正自读的转变。
  3、教材分析:
 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都是写景抒情的诗文,本单元课文用优美的语言,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,抒发了亲近自然、热爱生活的情怀。在单元学习要求中提到的“学习本单元,要重视朗读课文,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,领略景物之美;把握好重音和停连,感受汉语声韵之美。还要注意揣摩和品位语言,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。”《雨的四季》是刘湛秋的精心之作,也是新时期的散文名篇,篇幅不长,内容不深,语言规范优美,四季雨的情态在文章里表现得恰到好处,具有很强的画意美和抒情美,它给人以清新、深刻的印象,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。
  学习目标:
  1、通过教师范读、分组合作阅读、学生领读等阅读方法,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  2、品味文中优美的.描写景物的句子,学习景物描写的多种方法。评价任务:
  1、针对目标1,设计两个活动,教师范读、分组合作阅读
  2、针对目标2,设计一个活动,通过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,能总结出情景交融的类型和作用,并会运用这一方法,解决此类问题。
  教学过程:
  一、新课导入
  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,雨是沟通天地的美丽使者。现在,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潇洒俊逸、风情万种的雨的世界吧!
  二、自学指导(一)——预习与交流
  1.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。
  花苞(bāo)彩棱镜(léng) 静谧(mì)
  高邈(miǎo) 莅临(lì) 吝啬(lìn sè)
  淅(xī)淅沥(lì)沥 咄咄逼人(duō) 池畦(qí)
  2.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。
  静谧:安静。
  高邈:高而远。
  莅临:来到,来临(多指贵宾),多用于书面。
  吝啬: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,不舍得给别人,也不舍得自己用。
  粗犷:粗豪,豪放。
  淅淅沥沥:形容轻微的风声、雨声、落叶声等。
  咄咄逼人:形容气势汹汹、盛气凌人。
  迫不及待:急迫得不能再等待,形容十分急切。
  3.作者简介
  刘湛秋,1935生于安徽芜湖,当代著名诗人、翻译家、评论家。其作品清新空灵,被大学生誉为“抒情诗之王”。代表作有《雨的四季》《随便为自己找个座位》《中国的土地》等。
  三、自学指导(二)——合作与探究
  (一)整体感知
  学生大声读课文,对文章圈点勾画,理清文章的思路,感知文章的内容。
[size=5...

   
内容已隐藏,请关注公众号输入验证码查看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验证码 

  

本帖支持关注公众号查看

【无套路  无套路  无套路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发送【验证码】收到验证码 在上面输入点击提交查看即可显示隐藏内容】

懒得打字嘛,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【右侧内容,后台自定义】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