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山游记的作文(通用8篇)700字 茅山游记的作文 篇1 冬天刚刚过去,风儿迎面拂来,依然夹杂着丝丝寒意。中国版图的西北方,雪花依旧纷纷扬扬地从寒风呼啸的天空中飘落。 这时正身处长江中下游的我,顶着风雨,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通往茅山顶的青石板小道上。第一次见茅山,是在马路旁的广告牌上,不知是何原因,那时的心里突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兴奋,或是来自前生前世的乡愁。正好,爸爸决定利用这次寒假的时间去茅山。爸爸说他已经好久没去那里了,最早的时候是16岁那年他和他同学组织去的,屈指算来,已有21年。这次,算是故地重游吧。谁知,到了茅山,天公不作美,下起了雨。使得崎岖的山路更加难行,却也让秀美的茅山更加妖娆。若把晴日的茅山比作清秀的男子,那雨季的她,便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了。一句“梅花香自苦寒来”说得不错,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。若不冒雨上山,怎能见到茅山雨中的一番姿态呢? 经过半小时的努力,成功路上的里程碑——半山腰的道观,渐渐地显现出她那古老的轮廓。雨水冲刷着锈迹斑斑的门环和掉了色的朱红大门,尽显出她那沧桑的美。透过镂空的雕花窗户,已经隐隐能看清楚茅山的面目了。翠绿色的山峦间漂浮着缠缠绵绵的水雾,好似古代女子肩上的披帛,流光溢彩的。屋檐上时常挂下的晶莹剔透水珠,像嫔妃们发上的步摇,熠熠生辉。整个道观的构造都是按道家的“左青龙,右白虎,朱雀玄武”来修建的。诺,门口还有他们的石像呢!个个生龙活虎的,好不威风!大堂正对着大门,还有汉白玉石阶连接着侧堂,红墙金瓦,雄伟大气。大门两侧,平安钟与吉祥鼓遥遥相对。平安钟是用古铜色漆的,看起来很有分量,吉祥鼓是朱红色的,感觉很厚重。 离开道观,我冒着雨,湿了衣裤,狂风像狮子一样在耳边咆哮。忽猛一抬头,山顶道观的旗帜出现在不远处的前方…… 茅山游记的作文 篇2 茅山?我相信一定有些同学去过吧?恰好我也去了,今天我们去看看吧! 一大早我就早早的醒了,我全副武装,去叫醒还在睡梦中的妈妈和爸爸。爸爸打了打哈欠,说:“这天还没出太阳,不起不起!”从爸爸斩钉截铁的话语中我知道已经是毫无商量的余地了!我脑中的“坏水”又开始有点关不住了,我东窜窜,西跳跳。终于爸爸按耐不住了,就这样我们上了路! 过了几个小时,我们到了茅山。买了门票,我们坐着巴士上了茅山顶。哪里信道教,我们转了一遍,见了见菩萨,就到了第二站,第二站又是菩萨,我有点想大闹一番的感觉,在一座屋顶上是巨大无比的老子神像。终于我的“闹筋”跳了起来,我东跑西窜,跳来跳去,闹着要去下一站,最后我们采取了下一站! 我们去了最后一站——新四军纪念馆。妈妈和爸爸都觉得太累,只好我一个人爬上去啦!我边爬边计算有多少级台阶,爬的还剩一点点时,旁边出现了一个声音:“别数了,小伙子,一共317个台阶。”我一看是一位老奶奶,我点了点头,我继续数,果然317个台阶。在我面前出现了一个庞然大物——纪念碑,上面刻着: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,张爱平立。背面完完整整描写了抗战,让我热泪盈眶。 最后我开心的回了家! 茅山游记的作文 篇3 又是一个愉快的国庆节,每年国庆爸爸妈妈都会带我出去走一走。今年也不例外,妈妈决定带我去茅山的并报景点——元阳观去看一看。茅山有“第一福地,第八洞天”的美誉。是句容的骄傲。我以前虽然去过好几次,但这次“元阳观”我还是第一次去呢!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飞驰,转过几个山脚后,“元阳观”终于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。透过树隙望去,远处的青山弥漫着雾气,“元阳观”就变笼罩在霭霭的雾气中。隐隐约约地看见道观的.飞檐在雾气中若隐若现,就像飞翔在山林中的雄鹰一样。 我们悠闲地随着游客的人流循着石阶向上走,聆听着路边草丛中蝈蝈清脆的歌声,呼吸着山中清新的空气,我真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了。来到元阳观门前,巍峨的牌坊需仰视才见。威风凛凛的五方神守护在道观前,让人不禁肃然起敬。 元阳观从半山腰建起,随着山势而上。依次是山门,大殿,地宫,还有建在最高处的观音塑像。大殿里供的是道教的三清像。地宫里阴森森的,用泥塑展现了在阳间做了坏事的人在地狱里要受的酷刑,让人们要一心向善不做坏事才有快乐的人生。我最喜欢的是高大的观音像,她有两层楼高,通体雪白,一手托玉瓶,一手拿柳枝,双眼微闭,洁白如玉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,普度众生的慈悲表露无遗。 元阳观还有一个好玩的地方呢,...
内容已隐藏,请关注公众号输入验证码查看
本帖支持关注公众号查看
【无套路 无套路 无套路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发送【验证码】收到验证码 在上面输入点击提交查看即可显示隐藏内容】
|